金東寒鐘情特種船用發動機
2014-04-02 08:28:38 來源:東方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在中國船用柴油機(產品庫 求購 供應)行業,中船重工七一一所絕對是權威,和七一一所一樣具有影響力的,還有該所所長金東寒,他從事特種發動機(產品庫 求購 供應)及其動力系統研究與應用開發近30年,主持研制的我國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種發動機及其動力系統,為我國特種艦船提供了“中國心”,開創了我國新型特船從無到有的歷史。在今天舉行的2013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金東寒被授予上海市科技功臣獎。
“希望一輩子把一件事做好”
曾經有位記者采訪金東寒院士,問及他的“宏大打算”,金東寒卻說,自己的人生目標一般只瞄準“下一步”,希望一輩子把一件事做好。
金東寒鐘情的“一件事”,是一臺不到1噸重的特種船(船型 船廠 買賣)用發動機。緊盯這項讓福特、通用等大公司望而卻步的高難度動力裝置,他已忙活了半輩子。20世紀80年代,我國在特種發動機動力系統領域的研究還是空白,在國際上又遭遇技術封鎖。1985年,24歲的金東寒投身熱氣機研究,而后成為我國該領域第一位博士生。當時,國內知道“熱氣機”為何物的人恐怕只有個位數。而今,書本上的概念已在特種船舶上高效運轉,中國由此躋身極少數掌握這一技術的國家。
最初的5年,30萬元支撐著課題組勉強度日。作為團隊中最年輕的一員,金東寒義不容辭地扛起臟活、累活。有了第一臺小功率樣機,科研經費一下子漲了20倍,“拿出一臺接近實用的大功率樣機”的目標,讓大伙兒忙得“沒時間生病”。節骨眼上,金東寒連續3個月吃住在實驗室。眼見天氣轉涼,妻子不得已抱著出生不久的女兒,大老遠地趕來送被子。當75千瓦樣機誕生,3歲的女兒竟也開心地唱起兒歌。
“辦法總是有的”
金東寒的研發之路是超常規的,又是非常艱辛的。一道道難題、一個個困難經常橫亙在課題組面前。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金東寒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辦法總是有的”。正是在這樣的信念支撐下,金東寒長袖善舞、逆風飛揚。
1998年,他們研制成功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我國第一臺特種發動機原理樣機。2002年,又研制成功了工程樣機,總體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技術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在完成一系列全系統演示驗證試驗后,該動力裝置成功地裝備于某新型船舶,并順利地完成必要的試驗,交付用戶使用,實現了由科研成果向實用裝備的轉化。這無疑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使我國該型裝備躋身于世界先進行列。
然而,在該新型動力裝置走出實驗室的過程中,他們曾碰到過安全性、可靠性和工程化等一系列難題。不過,在金東寒的帶領下,在短短的幾年內,先后攻克了發動機關鍵構件高溫合金超細晶化、微動磨損、腐蝕疲勞等可靠性技術難題,使發動機的可靠性達到了當今在役裝備的國際先進水平;發明了超耐腐蝕氣缸套(產品庫 求購 供應),成功解決了發動機常發生的穴蝕、腐蝕開裂、壽命短、摩擦耗功大等問題;攻克了發動機特殊焊接(產品庫 求購 供應)、特殊材料加工等工藝難題,解決了影響發動機性能的關鍵問題,形成了完整的發動機制造工藝。